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6.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fangleicailiao.com/cache/72/20a8c/b2669.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6.COM/func.php on line 115
古生物博士后深扒《侏罗纪世界:重生》,藏系列最多恐龙冷知识!_资讯-电影网迅雷下载
  • 资讯古生物博士后深扒《侏罗纪世界:重生》,藏系列最多恐龙冷知识!
    首页资讯古生物博士后深扒《侏罗纪世界:重生》,藏系列最多恐龙冷知识!

    古生物博士后深扒《侏罗纪世界:重生》,藏系列最多恐龙冷知识!

    侏罗纪世界:重生》正在热映中,古生物研究者是如何看待这部电影的?影片中的恐龙又与真实的恐龙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博士后廖俊棋,在看过电影后有些话“不吐不快”。他影迷+学者的身份,给了草莓小视频在线观看一个专业又新奇的观看《侏罗纪》的视角。


    △廖俊棋

    身为《侏罗纪》系列的资深影迷,我非常享受这次的观影体验:紧张的节奏、满满的致敬彩蛋,以及壮观的视觉场面都令人满意。


    △《侏罗纪世界:重生》海报

    而作为影迷+古生物学研究者的我,在看到“畸王龙”那诡异造型时,原本已经准备放弃学术视角、单纯当怪兽片图个乐。

    没想到意外惊喜的是:本片在古生物细节上竟然意外较真!

    因此,接下来就让我从恐龙研究的角度,来盘点一下本作的亮点与槽点吧!

    01 瘫痪纽约交通的“腕龙”

    电影刚开始,就让我捏了一把冷汗。当制药公司代表开车与“寡姐”会面时,途中遇到一只年迈的巨型恐龙倒地,导致交通瘫痪。

    新闻称它是“腕龙比莉”,但镜头拉近后,其外形明显更接近“迷惑龙”。

    这两种恐龙都生活在侏罗纪时期的美国西部,但差异明显:

    腕龙如其名,前肢修长,颈部向上、头骨高耸;迷惑龙则面部修长,颈部向前,四肢长度接近。



    △ 迷惑龙头骨(左) VS 腕龙头骨(右)

    我实在不觉得剧组会犯这种基础错误,毕竟腕龙可是本系列中的经典。

    后来我查阅相关网站,发现那段原文可能是“雷龙比莉(Bronto-Billy)”,而非“腕龙比莉(Brachio-Billy)”。


    △ 腕龙作为侏罗纪系列第一个正式露脸的恐龙,剧组应该不至于搞错?

    这样一来就合理多了。

    毕竟“雷龙”和“迷惑龙”是近亲,甚至至今都还在争论“雷龙”会不会只是更大的“迷惑龙”。

    02 海、陆、空的最大“恐龙”

    随着剧情推进,提到制药公司需要海、陆、空三种最大“恐龙”的样本,分别是沧龙、泰坦巨龙和风神翼龙。

    然而,除了泰坦巨龙确实属于蜥脚类恐龙外,其余两位都不属于恐龙

    风神翼龙属于翼龙类,虽然和恐龙、鳄鱼同属“主龙类”,但彼此并非包含关系,顶多算是恐龙的“表亲”。

    沧龙的亲缘关系就更远了——与现代的巨蜥更为接近,属于“有鳞类”(包含蜥蜴和蛇的演化支),跟恐龙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 科摩多巨蜥: 沧龙是我表舅,和恐龙没毛线关系!

    不过,个人觉得这也无可厚非。

    毕竟,如果为了学术严谨,把台词改成“最大的中生代爬行动物”,似乎就过于拗口了。

    03 赤道小岛上的史前巨鱼

    当“寡姐”一行人找人组队时,小岛的画面出现了一位渔民捕捞上一条巨大鱼类。

    这种鱼名叫“邓氏鱼”,生活在比最早的恐龙还要早约1.35亿年的泥盆纪晚期,是当时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最大甚至可达近9米长。


    △ 电影中出现的邓氏鱼

    别看这鱼嘴大、表情呆萌,其实非常危险。有研究估算它的咬合力高达4400~5300牛顿,相当于现代大白鲨的两倍。

    说到大白鲨,它最“猛”的远亲——巨齿鲨也在片中以摆件的形式出镜了。

    04 水中蛟龙——棘龙

    棘龙是预告释出时,第一批被古生物学家“群嘲”的苦主之一。

    其中最大的争议来自头部两侧明显的大洞——

    如果那是耳朵,它占据了下颞孔的区域;如果那是下颞孔,那可是附着下颌肌肉的关键位置,可不能随便挖空。

    不过相关的复原错误在电影中并不明显,也许导演修正或弱化相关场面了。


    △ 《侏罗纪世界:重生》预告中棘龙备受争议的大耳朵?!

    撇开“耳朵问题”,这次的棘龙形象是有跟上科学脚步的。

    棘龙最早出现在《侏罗纪公园3》,当时被塑造成能压制霸王龙的陆地霸主。


    △ 《侏罗纪公园3》中大战霸王龙的棘龙

    然而,随着新化石的发现与研究进展,科学家对于棘龙的外型与生活习性有了很大改观。

    有越来越多证据指出,棘龙其实是类似鳄鱼的半水生掠食者,拥有短粗的后肢与宽大、桨状的尾巴



    △ 棘龙形象随着科学研究有巨大的转变

    但如果要较真,最有争议的点可能在棘龙是否生活在海洋中。目前所发现化石的沉积环境,显示棘龙更可能生活在淡水区域,而非海洋。

    05 泰坦巨龙的浪漫

    过长的尾巴,腰部、颈部的帆,稀疏的腿毛……片中的“泰坦巨龙”,大概是除基因突变恐龙外,想象成分最重的一种了。


    △ 片中谈情说爱的泰坦巨龙

    目前发现的“泰坦巨龙”化石残缺且缺乏明确特征,该属的有效性至今仍存争议。既然连它是否真实存在都有待商榷,长什么样当然就只能听导演的了!

    不过,以其命名的 “泰坦巨龙类”却是真实且多样的一群蜥脚类恐龙,分布遍及全球。

    其中最知名的包括体长接近 40 米的巴塔哥巨龙和阿根廷龙;也有身形相对娇小、身披盔甲保护自己的萨尔塔龙。


    △ 泰坦巨龙类的阿根廷龙是体型最大的恐龙之一

    不过,比起奇怪的造型设计,更让我出戏的其实是——剧中那两只恐龙调情后就走了?……不打算发展点什么惊天动地的亲密关系吗?

    06 空中霸主——翼龙家族

    这集电影中的风神翼龙体型似乎比前一集小了不少。

    风神翼龙是地球史上已知最大的飞行动物,翼展可达9米。但在上一集电影中,它却曾被描绘得与轰炸机一般巨大(推测翼展超过20米)。


    △ 《侏罗纪世界3》中与轰炸机肩并肩的“超大号”风神翼龙

    《侏罗纪世界》前三部作品中,为了视觉冲击力,时常夸大古生物的体型,但本片中明显有所收敛。例如,不只是风神翼龙,仔细一看,霸王龙似乎也“缩水”了一点?

    关于风神翼龙还有一个有趣的小彩蛋:在角色采样时,草莓小视频在线观看可以看到翼龙蛋是软壳的,这也与新疆发现的翼龙蛋及胚胎化石的研究结果相符。


    △ 哈密翼龙骨骼与成窝的蛋,右侧特写可看到蛋是软壳的

    此外,在峭壁救援那场戏中,一只小型翼龙一闪而过,那是蛙嘴翼龙。

    不过根据河北的侏罗纪化石记录,蛙嘴翼龙全身覆盖四种类型的原始羽毛,其色素体显示它应呈红棕色。

    相比之下,电影中那只绿青蛙样的蛙嘴翼龙,就显得不那么科学了。



    △ 电影中(右) VS 科学研究(左)的蛙嘴翼龙

    07 超级萌宠——鹰角龙

    本片最吸睛的“萌物”非鹰角龙莫属。鹰角龙是角龙类中较早演化出的成员,因此体型远小于三角龙,推测成年个体身长不超过1米,小巧可爱。


    △ 鹰角龙的化石仅包含一块头骨

    片中它灵活地双足奔跑,这一点倒是符合草莓小视频在线观看对早期小型角龙的研究认知。

    但它那双“呆萌抓糖”的前肢,能不能真的这么灵活使用……我个人还是存疑的。


    △ 小巧一只,装包就走。

    08 迅猛龙…家族?

    作为《侏罗纪》系列最具代表性的高智商恐龙,迅猛龙本片刚登场没多久,就被长着蝙蝠翅膀的突变种“抢戏”了。

    好在这群“蝠翼迅猛龙”还是忠实完成了厨房追逐战的经典桥段,甚至也在玻璃上哈了一口气。

    别小看这口气,它暗示了恐龙是内温动物,具备灵活高效的运动能力,打破“冷血笨重”的传统印象


    △ 不要小看这口传承自1993年前辈的“气”

    而关于这批“蝠翼迅猛龙”的脑洞,其实早在河北、辽宁的侏罗纪地层就发现过外形类似的恐龙——奇翼龙和混元龙,它们拥有类似蝙蝠翅膀的飞膜结构。



    △ 奇翼龙化石及复原图

    不过,导演没有直接采用它们,大概是因为这两种恐龙体长都只有约 30 厘米,怎么看都少了点“惊悚感”。

    09 霸王龙的手相学与姿态

    作为经久不衰的恐龙一姐,霸王龙的身高、体重、星座、MBTI这些八卦信息就先略过吧。

    但有个细节可千万不能忽视——她的“手相”。


    △ 这种“手掌朝后”的姿势其实对霸王龙来说不仅别扭还可能骨折

    直到上一部电影,我还一直盯着她那双小短手,发现姿势仍是老派的“手掌朝后”。

    不过根据现代鸟类与兽脚类恐龙的亲缘关系,霸王龙的小短手其实应该像鸟类收翅那样,是“手掌相对”的拥抱姿势


    △ 《侏罗纪世界:重生》中“手掌相对”的霸王龙

    这一次终于改对了!不仅复原正确,还有几个手部特写镜头。

    我猜这多半得感谢导演愿意听取古生物学顾问 Steve Brusatte 的建议——他可是霸王龙的专家。

    而这次霸王龙的活动性也刷新了纪录:不仅摆出性感睡姿,还解锁了优雅泳姿。

    先说睡姿。

    2021年,美国科学家在新墨西哥州和科罗拉多州发现了一组奇妙的足迹和手印,推测是一只霸王龙从趴着休息到站起来的“起床痕迹”。

    旁边还有一个 L 形凹陷,有人认为那是它躺在某具尸体(可能是晚餐)旁边留下的,这也符合片中的场景安排。


    △ 根据痕迹化石推测的霸王龙起身姿势

    至于游泳,目前还没有霸王龙会游泳的直接证据,但曾发现一串只有后足趾尖抓痕的化石,可能是一只肉食恐龙在水中踢水时刮到河床留下的痕迹……除非你更愿意相信,有恐龙在踮着脚尖跳芭蕾?

    10 其他小明星们

    最后来盘点几位出场时间虽短,但存在感满满的小明星们,方便大家观影后进一步了解:



    • 副栉龙:以尸体状态登场,头上那根长冠可是大特色,内部中空还连着鼻腔,是目前古生物学家少数可以合理推测“原音重现”的恐龙。




    △ 《侏罗纪世界:重生》中出现在霸王龙附近躺着的副栉龙尸体



    • 双脊龙:老面孔了,这次出现在啃尸现场。虽然颈部“折伞”纯属好莱坞创意,但作为致敬元素保留至今,也算是情怀加成。




    △ 《侏罗纪世界:重生》中出现的双脊龙



    • 美颌龙:一群蹦跶在河岸边的小可爱,过去通常是绿色,这次则换上橘红粉系新装,色彩更靓丽。




    △ 《侏罗纪世界2》中出现的美颌龙



    • 甲龙:差点被黑心药企代表撞上的硬汉。全身披甲、带尾锤,车能不能撞赢它真不好说。




    △ 《侏罗纪世界》中出现的甲龙

    11 最终Boss——畸王龙

    我研究恐龙,不是怪兽!



    △ 你确定没有走错片场?环太平洋或哥斯拉请出门右转

    结语:最真实的共鸣

    全片最令我共鸣的角色,是 Henry Loomis 博士。作为一个正在进行古生物研究、尚在学术圈挣扎求生的我,他的处境真实得近乎镜中映照。


    △ 乔纳森·贝利饰演 Henry Loomis 博士

    为了致敬前作角色,他自我介绍时提到:


    我曾在 Alan Grant 博士那里做过博士后研究。


    这或许是我第一次在电影中听到“博士后”这个词。

    过去电影里的博士,要么在毁灭世界,要么总是带着“教授”、“研究员”等正式头衔。

    但现实中,博士毕业后的第一步往往不是就业,而是更多的“过渡”——草莓小视频在线观看称之为“博后”。

    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了位置,也没有安稳可言。

    公众兴趣、研究热点、社会趋势……任何一个变动都可能让你被边缘化,甚至失去工作。就像“寡姐”对他吐槽、提醒到他任务结束就失业了。

    可即使如此,他仍怀抱热忱;仍热情地向身边人讲述演化与灭绝;仍相信科学应属于所有人;仍渴望亲眼见到自己研究了大半辈子的恐龙。


    △ Dr.Henry Loomis 与 Zora Bennett(斯嘉丽·约翰逊饰)拿到了风神翼龙蛋

    我也正处在这样的阶段。博后既要愁论文、基金项目,求职难题也近在眼前。看着学术圈越来越卷、门槛越来越高,有时我也会怀疑,当初因热爱恐龙而走上这条路,到底是不是正确的选择。


    我从十二岁就开始挖化石了。


    这是 Loomis 博士的话,也是我内心的写照。

    从小时候接触《侏罗纪公园》开始,我就一直梦想成为古生物学家。

    一路走来,电影里的恐龙形象不断随着科学认知更新,而我也在改变。有激动,也有失望;有欢笑,也有落寞。

    我也仍期待,有一天自己的研究也能被这系列电影引用,感动下一代人。

    所以,就算现在压力重重,我仍想完成眼前的研究,解答脑中的未知。就像 Loomis 博士所说:


    Survival is a long shot.
    (生存渺茫)


    愿每一个努力求生、坚持信念的人,都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出路。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从雪域少年到民族英雄!电影《天宝》今日正式公映
    下一篇
    《大圣归来》上映10周年,174张超全图赏,看泪目了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网站地图